中國交通報:以“創新科技”為利器 大金龍欲上演“王者歸來”
作者:劉永濤 時間:2012-05-17 來自:原創
近一年來,關注國內客車業的人都會感受到這樣一個明顯變化:前幾年相對低調的大金龍突然變得“高調”起來。除了在海外市場的繼續保持強勢之外,大金龍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之處也很多。
去年5月,在北京國際客車展上,大金龍一次性發布業內首創的前向防撞報警系統、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等七項客車主被動安全和節能技術。同年12月3日,大金龍投入1億多元建設的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客車試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繼去年11月起在國內市場10米以上公路客車上標配ECO-driving節油駕駛提醒系統之后,金龍車載電腦信息系統KL-988從同年12月1日起在公路客車(前置車除外)上全系標配。
今年2月,在首屆中國國際校車展上,大金龍正式推出搭載“智慧校車運營管理系統”的全系“智慧校車”。同月,大金龍客車順利完成“中國客車正面第一碰”試驗。3月,大金龍前置中型客車生產線投產暨“智慧校車”交車儀式在浙江紹興舉行。4月,大金龍在南京發布可以實現節油10%的“智驅”系統……而據介紹,在今年5月的北京國際客車展上,大金龍將發布搭載多項自主創新技術的全新公路大巴產品XMQ6125Y,為“新一代客車”樹立標桿。
梳理大金龍這些重大動作,不難發現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那就是“科技創新”。而“科技改變大眾交通”正是大金龍今年的年度主張,“科技金龍”也是其致力打造的新名片。那么,科技的支點在哪里?大金龍提出這一主張的原因是什么?其意欲何為?
戰略轉型:回歸原點
“大金龍廠區現在就像一個大工地一樣”,走進大金龍位于廈門的總部,記者不免有這樣的感覺。原來,大金龍在建的項目很多,“去年年底試驗中心建好了,今年整車陰極電泳車間即將竣工,生產線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同時,研發中心正在建設,年底可以完工;明年還要開工建設一個營銷中心。”大金龍副總經理徐向東介紹說。據了解,從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間,大金龍累計將投入5億元對企業的軟硬件進行升級,這些在建的項目正是其中的重點代表。這一切都表明,大金龍正在發生大變化,而且此次大金龍更大的變化是在“骨子里”。
思路決定行動。“最近10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客車業產業鏈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金龍成名早,壓力更大。宇通現在是遙遙領先,但我們沒有喪失信心,知恥而后勇,企業不能怕競爭”,徐向東坦言,“如何迎頭趕上?還是要回歸原點,要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以客車業的法規標準,客戶的基本訴求作為出發點。同時,隨著更嚴格更完善法規標準的實施以及市場的深層次變化,客車業將面臨新一輪競爭,大金龍必須對戰略規劃作全面的分析研判。”
在徐向東看來,“產品決定未來”,這也是其發表在大金龍品牌內刊上的《喬布斯傳》讀后心得的標題。今年春節前,大金龍中層以上管理干部都收到了董事長谷濤的一份禮物——《喬布斯傳》,徐向東讀完此書,有感而發,寫下了題為《產品決定未來》的讀后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行業全球化以及企業的未來發展著眼,大金龍找到的這個方法正是以科技創新來提升產品競爭力。”徐向東說。
發展首先要建章立制。據介紹,為了搶占未來新科技發展的制高點,提升客車電子信息化水平、執領“車聯網”技術應用先機,大金龍于2010年成立了新科技研究發展部。2012年初,產品企劃部從營銷公司剝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幕僚部門,其職能、定位、績效考核機制等都將發生重大變化,以更好地服務于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
同時,大金龍進行了多項技改工作,可概括為“T(脫殼)Q(全承載)D(電泳)”。其中,脫殼生產工藝和全承載工藝流程改造即將完成;整車陰極電泳今年9月份即將投入使用,到今年下半年,大金龍的生產工藝將得到全面升級,不僅能夠滿足新法規的要求,更在產品品質水平上有顯著的提升。另外,大金龍還積極引進自動化的工裝夾具,并主動進行翻轉試驗,全面提升產品的品質和科技含量。
“有些方面大金龍其實很早就在做,只是沒有深耕?,F在‘亡羊補牢’,要把以前的一些缺失趕快而且創新地找回來。比如全承載,大金龍10年前就已經在做。現在大金龍要將科技做足文章,讓用戶感受到金龍特色。再比如陰極電泳要和脫殼工藝、全承載的行業法規標準要求結合起來,既要保證質量,又要能提高生產效率,把成本控制到最合理,打造具有金龍特色的電泳方式?!毙煜驏|說。
走出同質化困境
事實上,在大金龍成立至今的24年間,技術領先一直是其亮麗的名片,并創造了業內多個第一:第一家采用ABS制動系統、ASR防側滑裝置;第一家使用電渦流緩速器;第一家擁有全鋁全承載式客車技術;第一家采用CAN總線儀表……
那么,“科技金龍”和以往有何不同?對此,大金龍副總經理楊國軍表示,以前為了突破客車業產品同質化的困境,技術領先的體現主要是在采用新配置上。這些先進的技術是單一的、獨立的,只是為了改善或提升產品的某一項性能,而且很多技術都是第三方開發的,被模仿或復制的可能性很大。而現在采取廣泛借力實現自主研發,研發方向涉及到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公司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同時,這些創新技術也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和組合,技術含量更高,能夠全面提升產品的性能,實現真正的差異化,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這是一種超越。他以“車聯網”為例說:“目前行業對‘車聯網’的理解普遍還不夠深入,相關系統還停留在基于GPS的電子信息管理層面,導致用戶感受不到系統明顯的好處。大金龍的理解是,‘車聯網’系統不應只是一個遠程的信息管理平臺,而是能對客車綜合性能帶來全面提升的智能化工具?!?/span>
“從‘時時領先 處處關懷’到‘細微之處專業之道’,大金龍要做‘中國客車專家’,必須落到實處。但我們發現發展到今天,‘細微之處 專業之道’已經不足以對‘Leader領導者’進行完整全面的詮釋。大金龍要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中國客車專家’,成為‘Leader’要付出很多,而且一定要出其不意,要創新,不能墨守成規,老是跟在別人后面轉。同時,現在行業的宣傳都有點浮躁,但不宣傳又不行,如何找到宣傳的切入點,既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又能夠為產品推廣、市場占有率的提升起到作用?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及技術含量本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有真東西。大金龍在技術創新方面多年的積累讓我們有底氣,由此催生了‘科技金龍’的想法,可以說是厚積薄發,一脈相承。”徐向東說。
據大金龍品牌管理室主任羅劍介紹,此次提煉“科技金龍”的主題,僅在公司內部就調研了12個部門?!案偁幵絹碓郊ち业臅r候,不能單靠市場意識和快速反應能力來解決,要有前瞻性的開發,要有深厚的積累,以搶占下一波競爭的制高點。隨著行業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企業核心競爭力還是應回歸到車輛及服務本身。”而“科技金龍”能夠將“中國客車專家”進一步落到實處,也有助于破解品牌傳播當前面臨的“創新難、落地難”的尷尬局面,是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他表示,今年將啟動“科技之旅”,讓客戶更加深入了解大金龍。“‘科技金龍’路很長,不會一兩年就變,是中期訴求。”徐向東說。
打造新一代客車
戰略指引著方向。那么,“科技金龍”到底有著怎樣的新內涵?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我敢說,至少在汽車電子、‘車聯網’這塊,我們在行業是NO.1。‘車聯網’的本質屬性還是服務于車,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解決車輛的安全、節能、售后服務等問題。在同質化領域,要尋優、尋差異,從資源組合型向技術研發型轉變。而以‘車聯網’技術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及智能控制技術將是未來客車創新科技的核心構成。”大金龍新科技研究發展部經理陳曉冰的言語中充滿自信。
說起大金龍的創新科技,陳曉冰如數家珍:“從去年發布的節油駕駛提醒系統、前向防撞報警系統、車道偏離報警系統等,再到前不久的金龍車載信息系統KL-988、金龍智慧校車運營管理系統、防撞潰縮機構,以及最近的智驅系統,短短的兩年時間,我們已經有20多項技術創新,有些技術在整個汽車行業都是很先進的。這些大家已經知道的,還有一些我們即將發布的,可歸納為‘4S’創新技術。”
據介紹,“4S”的含義為安全(Safe)、節能(Saving)、智能(Smart)和可靠(Stability)。而在每一個“S”,都有多項創新技術來支持其實現,多達二十幾項的創新技術正是由陳曉冰所在的新科技研究發展部為主體來完成,這個部門在公司內部被形容為“智慧成果孵化器”。
“公司出于對創新的重視,2010年我們由技術儲備課升級為新科技研究發展部,主要專注于引導市場需求以及新技術的開發。這種變化很大,比如3年前,只有3個人在研發金龍車載電腦KL-988,現在則有30多個人,其中7個博士、12個碩士。我們的產品與技術規劃著眼于至少未來5年,且每年都有規劃,目前項目達成率達100%。主要規劃了4條主線:計算機輔助工程CAE、汽車電子、節能與新能源和Telematics技術。通過這4個方面,來實現客車產品的安全、節能、環保、互聯、舒適等功能,其中,安全規劃最多,放在第一位,現在開發出來的主被動安全技術達到11項”,陳曉冰說。
陳曉冰強調,大金龍掌握的都是核心科技,而且是自主研發,多年前就開始打造這樣一個以博士后工作站為基礎的創新團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個團隊并沒有那么容易被復制。“構建同樣一個成熟的團隊,其他企業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彼f。
而至于為什么會如此高產,陳曉冰坦言:“跟公司領導的重視有很關系,這些成果都是‘逼’出來的,公司規定每周都要匯報進展,而且有時是直接向總經理匯報,這樣強迫自己必須進行創造性思考。只有想到1,才可能做到2。”
徐向東表示,科技創新也要打時間差,必須“往前趕”,要搶占先機?,F在大金龍不僅要在汽車電子及智能化技術方面領先,還要廣納人才,在輕量化等領域實現突破。
“一方面,傳統的客車通過‘4S’來武裝;另一方面,開發出全新的客車:XMQ6125Y,搭載‘4S’等多項自主創新技術。以前創新都只是局限于某一個維度,指向產品的某一項具體性能,現在則從最本質、最全面的角度來定位。新科技將會為客車帶來一次革命,新一代客車有可能出現”,羅劍說。
指向客戶價值實現
有研究稱,國內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平均時間長達7年以上,有些最后甚至被束之高閣?!靶驴萍急仨毷紫纫a業化、商品化。開發出的新技術要為客戶所用,并能為其創造價值,讓客戶覺得用得值,這樣才有意義”,徐向東說。
對于大金龍近年來開發出的如此多項創新技術,陳曉冰表示都會量產,有些已經在車上標配。
陳曉冰是70后,像他這樣年輕就擔當公司科技創新大任的,在業內并不多見。雖然年輕,但他卻是難得的復合型人才?!凹榷嚕侄娮雍托畔⒓夹g;既懂技術,又懂管理和營銷?!贝蠼瘕堄嘘P人士如是評價陳曉冰。而這樣的人當“領頭雁”,科技創新才易實現和市場的對接。
“任何一項技術轉化為商品,都要考慮好兩個問題,一要解決成本問題,二要解決用戶體驗問題”,陳曉冰特別強調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好的架構設計非常重要,沒有完整的產品架構體系,必然要依托于別人,而往往第三方并不是特別懂車,更不懂車輛如何運營,客戶在使用中遇到哪些問題,這樣不如自主研發對產品理解得深刻和全面,也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需求,更不可能提出前瞻性的產品規劃來引導客戶需求。同時,自主開發的另一個好處在于,可以降低用戶使用新技術的成本,比如全景環視系統,原來采用第三方的成本需要3000元,現在我們通過深度的協同開發,成本將大大降低,進而也提高了用戶對新產品的接受度。。
“從成本及質量管控、產品生產的一致性考慮,很多東西一定不能依賴于別人,必須提高自制率,這是作為領先品牌及企業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這種思維還會逐步延伸到輕客下一代產品的研發上”,徐向東說。大金龍目前在做的就是大力發展自主科技。
因為大金龍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所以可以盡最大可能降低新技術的應用成本,而用戶的操作體驗上則力求簡單實用。“其實,4S之外還有一個S,即簡單(Simple)。技術研發的實質就是從簡單到復雜最后再到簡單。確定一項技術研發方向后,要把所有的情況都盡可能全面考慮到,不斷地進行試驗,以確保技術的成熟可靠性,這是由簡單到復雜。最后,開發出的技術要實用,操作起來不能太難,這又有一個從復雜到簡單的過程?!标悤员f。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開發ECO-Driving,最開始在用戶試用階段時,超速報警這項功能用戶是可以自己設置的,而實際上超速值的定義基本上都差不多,用戶自己設置相對比較麻煩,所以后來統一將超速值設定在110公里/小時,當然特殊情況下用戶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設置數值。
“在進行研發時,CAE分析是最先要做的工作,必須要和生產實際結合起來,要可制造、可維修。2010年,我們花了800多萬元引進了一批輔助設計工程軟件,使CAE對設計及生產制造的指導作用大大增強。比如CAE分析產品某處可能容易出問題,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再比如正面碰撞試驗之后,骨架變形和CAE分析幾乎一模一樣,這樣我們便能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將隱患和缺陷消除。”陳曉冰說,“我們部門有刀子、銼子等,有時你還需要比劃怎么安裝更方便,探討合理性,這就把公司很多部門的相關人員都串聯起來,協同作戰。比如說這個前向防撞報警系統按鈕,設計完后不斷地試驗和改進,都做了3輪了。再比如說在‘智慧校車’上采用的語音識別系統,為了有更好的識別效果,連麥克風都需要重新去定制。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研發成果一定要能夠落地應用,要能夠為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span>
以創新為賣點
對于制造企業而言,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造更好的產品,為用戶創造更高價值,從而帶動銷售業績的提升。衡量技術創新成功與否的最直接標準就是看能否轉化為實際的銷售增長。
據楊國軍介紹,今年一季度,大金龍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3%,其中,1月份銷售額達5億元,如果有春運需求拉動的話,將達8億元。而企業今年的銷售目標是挑戰100億元。
談到“科技金龍”,楊國軍表示:“客車是傳統行業,競爭力主要圍繞產品與服務,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是根本。目前,行業‘第一梯隊’產品的差距不大,但還是有,大金龍要尋找競爭優勢,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在新技術的應用上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比如當‘車聯網’時代來臨,我們能不能抓住機會走在行業前列,能通過新技術給用戶帶來什么樣的價值,這些正是我們正在思考和實踐的課題,我們要通過讓用戶親身體驗感受到實際效果,從而打動用戶,獲得用戶的支持?!?/span>
據楊國軍介紹,今年大金龍一線銷售人員增加了40%,且很多是技術專業出身,就是為了便于讓用戶深入了解新科技的好處。同時,營銷網絡不斷下沉,縮短與用戶的距離,全面覆蓋二三級市場,今年很多訂單就是來自于新市場。此外,要把市場再細化,分出更多的領域,如醫療車里的X光車,一年銷量能達到100輛,也有專門的營銷團隊來應對,為這些專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在車型方面,今年重點放在公路車,今年的目標是,大中型客車份額要增長1-2個百分點,5月將推出全新的大型公路客車XMQ6125Y以及一款中型公路客車。公交車則主要做優質市場,輕客將開發3款新產品,燃氣類客車也已作好充足的技術儲備,節能與新能源客車增長將很可觀,廣東最近新購了超過100輛純電動客車,在武漢又獲得了200多輛混合動力客車訂單。另外,校車劃歸在特種車事業部,會增設銷售專員,今年突破2000輛沒有問題。
楊國軍強調,在推出好產品的同時,也會向家電行業學習,加強服務,提高配件供應的及時性等。
前瞻視野:優化布局
此次的華麗轉身,不僅僅局限于提升產品這一核心競爭力,大金龍看得更遠。優化戰略規劃與布局也是其考慮的重要內容。
徐向東坦言,此前,大金龍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一個大的、前瞻性的思路,當務之急首先是優化生產基地的戰略規劃與布局,要在目前廈門和紹興兩大基地的基礎上做出新的拓展規劃,同時建立一條和諧的產業鏈,提升核心競爭力。接著就是站在國際化的角度,本著開放和發展的態度,在國際上找到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既區別于尼奧普蘭和青年汽車的合作,又區別于蘇州金龍與斯堪尼亞的合作,還區別于宇通和曼的合作。
“國內零部件制造水平與國外有很大差距,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將別人的優勢能為我所用,對于集成化、集約化的技術要重點關注。現在,包括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都在談,合作方式很開放,關鍵是雙方都要找到互贏的利益共同點?!毙煜驏|說。
【手記】
在記者看來,大金龍現在的作為更像“二次創業”,探索的正是一條客車業轉型升級的新路。那就是以自主研發為特征,掌握核心技術,科技興企、科技惠用戶、科技引領行業未來。客車本身技術的進步,是客車業發展的生命線。提高科技含量,利用新科技提升客車產品和服務的水平及競爭力,這是本質。
當然,大金龍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比如如何穩定人才核心層的問題。再比如績效考核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對于很多科技創新項目而言,其完成或成功都需要一定時間,這個時間有沒有給足,這需要體制和管理手段的轉型。還比如數量眾多的新科技在短時間內發布,是否充分考慮到用戶的接受程度,以及日常中的實際使用頻次,如何在先進性與經濟性之間找到平衡等。
但不管怎么說,如果說前幾年大金龍在休眠,那么,現在它已然覺醒。能否再度騰空而起,時間會說明一切。
大金龍有關人士曾坦言,相比于大中型客車領域的龍頭老大宇通而言,如果說真要實現全面超越,要么大金龍要有脫胎換骨般的創新和變革,要么就要等競爭對手犯錯誤。顯然,沒有企業會把發展的希望寄托在競爭對手的失誤上面。大金龍已然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新和變革。